發文機關:工業和信息化部
標 題: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2025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
發文字號:工信部信管函〔2025〕85號
成文日期:2025-04-18
發布日期:2025-04-21
發布機構:信息通信管理局
分 類:信息通信管理
工信部信管函〔2025〕85號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》《電信服務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等相關規定,現將2025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通告如下:
一、電信服務重點工作情況
(一)部署2025年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。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,總結2024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情況,分析面臨的形勢任務,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,著力強化思想教育、推動創新引領、夯實管理基礎、狠抓從嚴監督、營造健康生態,引領保障信息通信行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。
(二)提升信息通信服務水平。持續提升電信業務辦理便利化水平,全國4.5萬家營業廳支持“異地辦”,APP、客服熱線等線上渠道業務辦理量占比超90%。3051家與老年人、殘疾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、APP完成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,基礎電信企業“一鍵呼入人工客服”尊老專線累計服務近6億人次。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聯合提供“二次號碼”煥新服務,可一鍵解綁歷史互聯網賬號,目前已覆蓋超200款主流互聯網應用。
(三)做好應急通信保障。及時有力應對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.8級地震等各類突發事件174起,保障搶險救災通信暢通,滿足群眾應急通信需求。圓滿完成哈爾濱亞冬會、全國“兩會”以及春節假期通信服務保障工作。印發《關于做好2025年應急通信工作的通知》《關于做好2025年防汛抗旱應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通知》,全面部署2025年應急通信工作。第一季度,通信行業共投入應急通信保障人員85.6萬人次、應急車輛25.6萬輛次、應急油機14.2萬臺次。
(四)引導APP規范發展。聯合中央網信辦、公安部、市場監管總局啟動2025年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,進一步深入治理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典型問題。組織開展APP技術抽測35批次,責令整改910款,公開通報77款,下架22款,有效凈化服務環境。發布《生成式人工智能個人信息保護技術要求》系列標準,組織開展測試評估,細化行業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規則,更好保護用戶隱私。
(五)深化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治理。迅速部署處置央視“3·15”晚會曝光的智能機器人撥打營銷騷擾電話問題,責令基礎電信企業關停涉事企業語音線路34條,指導北京、上海、四川等地通信管理局對涉事主體立案調查處理,督促互聯網平臺全面清理違法智能外呼軟硬件銷售推廣信息5750條。組織基礎電信企業積極推廣應用“來電來信免打擾”防騷擾服務,依據用戶意愿累計為10.2億用戶提供防護服務923億次。深化金融、衛健等十三部門聯動治理機制,實時轉辦相關行業問題線索,曝光違規營銷商家38家次,推動相關部門依法處置違規源頭企業22家次。
二、電信用戶投訴申訴情況
(一)電信用戶申訴情況
2025年第一季度,全國電信用戶申訴中,涉及服務爭議的申訴占比41.2%,涉及資費爭議的申訴占比39.1%,涉及營銷的申訴占比11.4%。各級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按照《電信用戶申訴處理辦法》相關規定,對用戶申訴進行了處理和調解,有效維護了電信用戶合法權益。2025年第一季度用戶申訴主要涉及的移動轉售企業見附件1。
圖1 電信用戶申訴情況
(二)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情況
2025年第一季度,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平臺收到的互聯網用戶投訴中,服務功能類投訴占比52.7%,個人信息保護類投訴占比17.5%,客服渠道類投訴占比16.5%,其他類投訴占比13.3%。在接入平臺的178家互聯網企業中,廣東長城寬帶等3家企業投訴處理及時率較低(詳見附件2),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督促相關企業妥善處理用戶反映的問題。
圖2 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情況
(三)不良手機應用與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投訴情況
2025年第一季度,不良手機應用投訴中,涉及網絡安全問題的投訴占比50.1%,涉及個人信息及權限問題的投訴占比32.6%;涉及信息安全問題的投訴占比17.3%。通過行業自律,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應用商店、安全檢測廠商對存在問題的119款不良手機應用進行下架處理。
圖3 不良手機應用投訴情況
2025年第一季度,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用戶投訴中,涉及欠款催收、貸款理財推銷等金融類投訴占比74.2%,涉及零售推銷類投訴占比4.5%,涉及教育培訓類投訴占比2.2%,涉及其他類投訴占比19.1%。工業和信息化部督促相關電信企業對有關線索進行了核查處置,將涉及源頭營銷的問題線索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處理。
三、工作要求及服務提示
(一)各相關企業要按照2025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部署要求,采取有效措施,堅決糾治群眾反映強烈的虛假宣傳、誘導營銷、不合理設置業務變更門檻等突出問題,以優質服務贏得群眾信任、更好滿足群眾需求。
(二)工業和信息化部提醒廣大用戶:一是及時關注基礎電信企業發送的流量提醒短信和月度通信賬單,或通過各基礎電信企業官方APP查看手機流量使用和費用情況,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超套費用。二是可使用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APP“二次號碼”煥新服務,申請解綁本人手機號碼開戶前注冊綁定的互聯網賬號,方便自身使用。
附件:1.2025年第一季度用戶申訴主要涉及的移動轉售企業名單
2.2025年第一季度互聯網信息服務投訴處理及時率未達標的企業名單
工業和信息化部
2025年4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