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》系列解讀之二:提高信息消費供給水平
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,我國信息消費加速發展,正從線上為主加快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形態轉變,帶動其他領域消費快速增長,對拉動內需、促進就業和引領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。信息消費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對信息消費供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為此,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 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》(國發〔2017〕40號,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中明確提出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加速激發市場活力,鼓勵核心技術研發和服務模式創新,積極拓展信息消費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創造更多適應消費升級的有效供給,推動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的有效匹配。《指導意見》從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兩個方面明確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著力點。
一、推動信息產品智能化高端化升級
當前,新一代智能硬件正在加速變革。信息產品從手機、電腦向數字家庭、虛擬現實/增強現實、智能網聯汽車等新型產品不斷延伸,應用場景向家庭居住、個人穿戴、交通出行、醫療健康等更多領域快速拓展。新型智能硬件產品的功能也從簡單的聯網向數據分析、內容推送、語音交互等方向升級。
《指導意見》結合產業發展趨勢,重點推動數字家庭產品和應用電子產品應用推廣。數字家庭產品方面,提出要鼓勵企業發展面向定制化應用場景的智能家居“產品+服務”模式,推廣智能電視、智能音響、智能安防等新型數字家庭產品。支持虛擬現實、增強現實、可穿戴設備、消費級無人機、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產品創新。依托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專項行動,推動相關企業爭創“中國質量獎”。應用電子產品方面,提出要支持利用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應用電子產品的智能化升級,在交通、能源、市政、環保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。拓展相關電子產品在交通、農業等領域的應用。
二、培育信息服務融合發展業態
隨著“互聯網+”深入推進,信息消費邊界加速拓展,線上線下融合業務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。信息服務正向垂直領域延伸拓展,交通出行、上門服務、餐飲外賣等領域的信息消費迅速崛起。
但是,加快推動融合型信息服務創新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,如優質數字內容供給不足、新興應用使用率偏低、行業融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有待拓展等,亟需進一步創新服務模式、豐富服務內容,不斷滿足個性化、多樣化的信息消費升級需求。
《指導意見》堅持問題導向,重點就提升信息技術服務能力、豐富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、壯大在線教育和健康醫療、擴大電子商務服務領域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。
信息技術服務領域,要支持大型企業建立基于互聯網的“雙創”平臺,引導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平臺化、生態化發展。鼓勵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積極發展新型支撐服務和智能應用,加快提升“互聯網+”環境下的綜合集成服務能力。
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領域,要實施數字內容創新發展工程,構建新型、優質的數字文化服務體系。支持原創網絡作品創作,拓展數字影音、動漫游戲、網絡文學等數字文化內容,豐富高清、互動視頻節目,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數字創新企業。積極發展融合性數字內容業務和知識分享平臺。
在線教育和健康醫療領域,要建設課程教學與應用服務有機結合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和資源庫。支持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、在線輔導等線上線下的學習新模式,培育社會化的在線教育服務市場。進一步推廣在線就醫服務,推動在線健康咨詢、居家健康服務、個性化健康管理等應用。
電子商務服務領域,要鼓勵社會資源合作構建農村購物網絡平臺,推動建設一批第三方工業電商服務平臺。培育基于社交電子商務、移動電子商務及新技術驅動的新一代電子商務平臺,積極穩妥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。